2023年5月23日、24日,中國華與華營銷咨詢公司創始人著名政經史學家華杉老師受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和國立大學邀請,以中英文形式做了兩場題為“一生不敗,這回徹底理解孫子兵法”的主題講座。講座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專家學者,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華人頭條記者前往現場帶您直擊全程,理解真正的孫子兵法。
講座上華杉老師開場遍語驚四座,“在學習孫子兵法之前,要先有一個“消費警示”:沒事兒別瞎學兵法,以免學成:智小而謀大,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孫子兵法》的中心思想,應該是三句話:1)兵法首先不是戰法,是不戰之法。2)不是戰勝之法,是不敗之法。3)不是戰而勝之之法,是先勝后戰之法。”場下一時嘩然,多位聽眾預舉手發言,華杉老師笑著示意大家聽他詳細講解,最后的提問環節再與大家互動。
華杉老師首先就《孫子兵法》第一篇“計篇”,做了講解。很多人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從一開始就出現了錯誤。一說“計篇”,就認為這是講計謀,講奇謀巧計,陰謀詭計的。但其實《孫子兵法》里的“計”,不是計謀的計,而是計算的計。講計謀是沒有用的,中國電視劇《狂飆》里說黑社會老大讀了《孫子兵法》,就學會了用計謀解決各種問題。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認為孫子兵法有什么計謀能幫你解決難題。比如說“聲東擊西”,這在足球點球中經常用到,但你每次都能踢進嗎?并不能,關鍵的還是看你的腳法和基本功。《孫子兵法》的計,不是用計,不是奇謀巧計,而是計算,是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對比。
總結《孫子兵法》第一篇計篇的中心思想,就是“打之前要先計算敵我雙方,做SWOT分析,打不贏就不要打。所以,《孫子兵法》首先是不戰之法。《孫子兵法》第二篇,叫作戰篇,名字叫作戰篇,實際上全篇沒有講怎么作戰,講的是戰爭的成本。這里其實講打仗主要是打錢,你沒有錢你就打不了仗。所以,作戰篇的中心思想就是“打得贏,但是打不起,還是不要打。”《孫子兵法》第一篇說等等,先算算能不能打贏啊,打不贏就不要打。
第二篇你說打得贏,打得贏,你要再想想打不打的不起啊。第三篇你說打得贏,也打得起,他又說再等等,想想能不能不打就解決問題。那怎么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孫子這里講了四句話,叫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以,第三篇“謀攻篇”的中心思想就是“打得贏,也打得起。但是等等!再想一想!能不能不打就解決問題。”
第四篇“軍形篇”是講“知勝”最重要的一篇。善于作戰的人,先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然后等待敵人可以被戰勝的時候再去戰,不可戰勝完全在于自己的修為,可勝的完全在于敵人。所以最厲害的人,能讓自己不被戰勝,但即使是最厲害的人,也做不到一定能戰勝某某。這就是“可勝在己,不可勝在敵”。所以“勝可知,而不可為”。做之前可以知道我能不能勝,但如果你想強行去奪取勝利,那是不可能的。“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因為“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那些所謂的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十個打一個,打的都是比他弱小的人,所以他們沒有什么智名和勇功。這就是軍形篇中心思想就是“打得贏,也打得起,也找不到不打就解決問題的辦法,非打不可了。怎么打呢?靠等!等待!一直等,一直等,等贏了再打。”
講解過程中華杉老師列舉了“諾班底登陸”“俄烏戰爭”等多個世界歷史上的經典案例及當下時政熱點幫助聽眾理解,現場笑聲掌聲不斷,頻頻點贊!
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華杉老師加時講了“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做了詳細解讀,其中重點介紹了“用間篇”中的重要觀點“在間諜上要舍得花錢,不惜代價,因為戰爭的代價太高了,早一天結束戰爭就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得到了現場觀眾的廣泛共鳴。
24日晚,華杉老師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用全英文呈現了《孫子兵法》(The Basic Logic of Art of War’s 13 chapters)這次全英文演講,也體現了“華與華”的企業精神——下苦功!華杉老師生于中國貴州,講著一口貴州普通話,英文并不是流利的他,為了讓新加坡聽眾更全面了解《孫子兵法》,他從寫稿翻譯練習整整用了兩個月時間,每天早晨九點在英文教師的陪同下練習兩個小時英文演講稿!真正實現了讓全世界讀懂《孫子兵法》。
講座最后,現場聽眾踴躍提問,華杉老師又就大家在生活上、經營上遇到的實際問題結合孫子兵法做了解答。本次演講是華杉老師做客新加坡的第三場演講,聽眾紛紛表示意猶未盡。華杉老師向本刊記者表示未來還會安排更多的關于中國歷史書籍解析的講座!
在演講結束后,華人頭條記者對華杉老師進行了專訪,對于新加坡公司的業務開展都有哪些規劃?
在2022年,大家發現新加坡樟宜機場行李領取架上全部刊登了“華與華”的廣告,這一舉動也是跟國際化接軌的開始,也標志著中國的“華與華”正式進軍到新加坡市場!
華杉說,其實新加坡民眾早已經見過華與華的作品。比如“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掌握好食材,原味福建菜——莆田餐廳”、“來新加坡必吃的藥材烤鴨——店小二”,“一起嗨,海底撈”等等都是華與華作品。
如何進入中國市場,對新加坡企業有什么建議呢?
華杉說,還是孫子兵法,不求勝,求不敗。在產品、價格、渠道和品牌四個方面,找到最佳生存土壤,發展模式和路徑,步步為營,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進步是不退步,這是華與華的經營使命:讓企業少走彎路。
本次新加坡訪問告一段落,我們期待華杉老師的下一次演講同時希望在新加坡看到越來越多的“華與華”作品呈現!